办事指南 Solutions
2024-02-05

既有住宅加装电梯项目数字化审查服务指南

207

既有住宅加装电梯项目数字化审查服务指南

一、审查机构选取:

建设单位需登录网址sd.shaniaoyun.com,在“图审系统登录入口”中选择“青岛”,在施工图审查机构名录中选择“青岛市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审查有限公司”进行审查(勘察报告、施工图设计文件要由同一家审查机构审查),上传审查材料。

二、立项及报审:

根据用户角色进入登录页面(第一次登录系统请先点击【公司注册】,按照提示完成注册后,联系客服400-019-8655进行激活)

1、建设单位登录系统立项并上传政策性资料;

2、设计单位登录系统协同报审并上传技术性资料。

三、政策性材料清单

1、区(市)加装电梯主管部门及规划部门审批的《既有住宅加装电梯联合审查意见表》;

2、设计单位出具的可行性分析说明(由有资质的设计单位根据《关于进一步做好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组织实施工作的通知》青建办字〔2023〕78号、《既有居住建筑加装电梯附属建筑工程技术标准》DB37/T 5156-2020、《青岛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设计技术导则》及相关规范进行编制提供);

3、经审查合格的勘察报告(原主体勘察报告或能够满足加装电梯需要的新勘察报告),未开展施工图审查时期的老旧项目应提供原始勘察报告;

4、既有住宅建筑、结构、电气专业原始设计图纸(经施工图审查合格图纸或竣工图)及室外管线综合图(既有住宅因建成年代久远、原始图纸严重缺失的,请提供现状建筑的测绘图及结构实测图,应包含总图和室外管线布置图);

5《青岛市工程项目施工图审查工作量确认书》(报审成功后由项目审查机构提供,建设单位核对签章)

6、经规划认可、设计单位签章齐全的PDF版规划方案图;

7、《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报审提示函》。

四、技术性材料清单

1、按专业上传本次加装电梯项目的建筑、结构、电气专业施工图(如涉及其他专业,应同步报审其他专业施工图);

2、加装电梯项目的结构专业计算书(如涉及其他专业,应同步报审其他专业计算书);

3、其他必要的资料。

 

备注:

1、建设单位登录系统后,需先通过“工单”申请临时工改码,用于系统立项。

既有住宅加装电梯项目数字化审查服务指南

2、实施主体、设计单位在加装电梯可行性分析结论中对是否需要对原建筑物进行安全鉴定予以明确说明,实施主体、设计单位责任人在出具的相应结论文件上签字,加盖企业公章,同时加盖设计单位负责该项目的注册结构工程师执业章。

3、加装电梯可行性分析结论应在报审方案和施工图中表述清晰,可行性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a)  加装电梯对周围环境、本楼、本单元的影响,包括建筑间距、日照、采光通风、消防安全、交通流线、绿化、停车位、立面等;

b)  既有住宅结构现状、工作状态与原设计相符合程度,使用期间维护情况,既有建筑是否存在地基变形等影响结构安全性的情况;加装电梯对既有住宅结构安全性的影响,拟加装电梯位置地下是否存在影响加装电梯的建、构筑物等。必要时应对既有建筑结构进行安全鉴定,出具结构安全鉴定报告,为加装电梯工程设计提供依据。充分考虑加装电梯对既有住宅结构安全性的影响,从结构安全性能、抗震性能、地基变形三个方面分析加装电梯的可行性。

c)  加装电梯与室外现状各类管线间的相互影响。

d)  现状供电条件是否满足加装电梯的需求。


既有住宅加装电梯项目数字化审查服务指南既有住宅加装电梯项目数字化审查服务指南.docx




相关推荐 / Solutions More
浏览次数: 1228
发布时间: 2018 - 10 - 15
青岛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印发《青岛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勘察设计单位和从业人员诚信考核管理办法》的通知 青建办字〔2014〕95号  各区、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即墨市规划局),各施工图审查机构,各勘察、设计单位:为增强勘察、设计单位和从业人员的责任意识,完善勘察、设计行业诚信体系,实施不良行为惩戒和良好行为奖励机制,进一步规范工程勘察、设计单位和从业人员的市场行为,建立良好的勘察、设计市场秩序,提高建设工程勘察设计质量水平,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对2007年制定的《青岛市勘察、设计单位和从业人员诚信记录管理办法(试行)》进行了修订,现将新修订的《青岛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勘察设计单位和从业人员诚信考核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青岛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2014年12月8日   青岛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勘察、设计单位和从业人员诚信考核管理办法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进一步增强勘察、设计单位和从业人员责任意识,健全勘察设计行业诚信体系,实施良好行为奖励和不良行为惩戒机制,达到规范工程勘察、设计单位和从业人员的市场行为,建立良好的勘察设计市场秩序,提高建设工程勘察设计质量的目的,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在青岛市行政区域内从事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活动的勘察、设计单位及其从业人员。外地勘察、设计单位在青岛市办理入青信用登记并承揽业务后,同本市单位一并纳入考核。第三条  诚信考核管理贯彻“科学公正、量化评价、动态管理、高度...
浏览次数: 351
发布时间: 2018 - 03 - 23
山东省人民政府令第313号《山东省实施消防安全责任制规定》已经2018年2月2日省政府第1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8年4月1日起施行。省长 龚正2018年3月1日山东省实施消防安全责任制规定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明确消防安全责任,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维护公共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山东省消防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政府有关部门实施消防安全责任制,应当坚持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和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谁监管谁负责的原则。  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消防工作,政府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分管消防工作的负责人为主要责任人,分管其他工作的负责人对分管范围内的消防工作负领导责任。  第三条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个体经济组织等(以下统称单位)应当遵守消防法律、法规、规章和本规定,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  单位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或者实际控制人是本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对本单位消防安全工作负领导责任;分管负责人是消防安全管理人,对本单位消防安全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  第四条 维护消防安全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任何单位和成年人都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义务。第二章 政府职责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履行下列消防安全工作职责:  (一)将消防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研究制定加强消防工作的政策和措施;  (二)将包括消防安全布局、消防站、消防供水、消防通信、消防车通道、消防装备等内容的消防规划纳入城乡规划,并组织实施;  (三)将消防事业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保障公共消防设施、消防队伍、灭火和应急救援装备、消防训练设施、消防宣传教育等需要;  (四)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建立公安消防队、专职消防队和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  (...
浏览次数: 241
发布时间: 2017 - 10 - 31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年8月30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规范突发事件应对活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环境安全和社会秩序,制定本法。    第二条 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应对活动,适用本法。    第三条 本法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突发事件的分级标准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确定的部门制定。    第四条 国家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    第五条 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国家建立重大突发事件风险评估体系,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综合性评估,减少重大突发事件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减轻重大突发事件的影响。    第六条 国家建立有效的社会动员机制,增强全民的公共安全和防范风险的意识,提高全社会的避险救助能力。    第七条 县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突发事...
浏览次数: 574
发布时间: 2017 - 09 - 06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建设工程企业资质管理资产考核有关问题的通知建市[2016]122号各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直辖市建委,北京市规划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国务院有关部门建设司(局),有关中央企业:  根据《国务院关于第一批清理规范89项国务院部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的决定》(国发[2015]58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落实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有关事项的通知》(国办函[2015]14号)的有关要求,住房城乡建设部决定对以下规范性文件作出如下修改:  一、将《关于颁发的通知》(建设[2001]217号)中的“工商注册资金”、“注册资金”统一修改为“净资产”。  删除附件一第六条。  二、将《关于印发的通知》(建市[2007]86号)中的“注册资本”统一修改为“净资产”。  三、删除《关于印发的通知》(建市[2007]190号)第六条第二十九款。  删除附件1、附件2中的“注册资本”和“注册资本金”。  四、将《关于印发的通知》(建市[2007]202号)中的“注册资本”统一修改为“净资产”。  将第六条第三十四款第二项修改为“2.净资产《标准》中的净资产以企业申请资质前一年度或当期合法的财务报表中净资产指标为准考核”。  五、删除《关于印发的通知》(建市[2007]230号)第一条第一款第四项。  将第一条第二款第三项修改为“企业上一年度合法的财务报告(含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及报表说明)的复印件”。  删除第五条第十九款。  删除附件1中的“注册资本”。  六、将《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的通知》(建市[2013]9号)中的“实缴注册资本”统一修改为“净资产”。  七、将《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建设工程企业发生重组、合并、分立等情况资质核定有关问题的通知》(建市[2014]79号)第一条中的“经审核注册资本金和注册人员等指标满足资质标准要求的”修改为“经审核净资产和注册...